蛍 | 成都记忆

坐在飞机上的时候,看着成都万家灯火通明的模样,就在想,为何要远方。或许数年之后归来,家乡已不再是我走时的家乡。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称成都为家乡,不知为何开始失落了起来。

形教课的期末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家乡改革的文章,刚还我也想在毕业之前写一篇关于成都的文章。

从幼儿园到大学,我从未踏出过成都半步,自己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。操着一口地道的川普,带着一个成都人的胃,典型的成都妹儿性格,可以非常自豪的说我是一个非常‘资格’的成都人。

其实在离开成都之前,我从未觉得成都人是如此特点鲜明的,可能第一次产生地域意识,是在进川大报名那天,自己怎么憋也憋不出来的普通话。

成都记忆

方言

在我读大学之前,除了读语文课文之外,所有人都是用四川话交流的。甚至数学课上班主任操着一口四川话给我们讲面面平行。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前,我觉得跟别人说普通话就跟说英语一样尴尬。

在经过一年大学的普通话磨练后,我终于能用一口流利的川普和室友进行交流了,这时候,我买了一本《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》送给室友,虽然至今也不知道书里写了什么,但是可以见得,四川话也是一门学问。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四川话。

  • 相因 — 便宜 (某天和陈侃说起)
  • 称展 — 帅
  • 啬家子 — 抠门
  • 梭梭板 — 滑板
  • 费头子 — 调皮(我妈经常跟我说:你个费头子娃儿)
  • 洗白了 — 凉凉 — 喔豁
  • 甲子窝儿 — 腋下
  • 克膝头儿 — 膝盖
  • 倒拐子 — 胳膊肘

稍微举例几个,再多的话还是要各位看官亲自来成都体会了。四川话的特点,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平翘舌不分,所以即使是某些骨灰级成都旅客,仍然分不清楚“四十”和“十四”,当然要我们用普通话说出来“四十”和“十四”,也可以难倒一大片成都人了。

关于四川话有几个教程向大家推荐:

  1. 猫和老鼠四川话方言版 (尤记得那声骚得不行的风车车)
  2. 李伯清散打 (四川话启蒙老师 一流段子手)
  3. 蜡笔小新四川话方言版 (神作)

美食

说到食物我觉得三天三夜都扯不完,成都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,当然这个好吃是针对本地人来说的,川渝地区的食物整体偏重口,食物以麻辣为主,所以可能对外地人不太友好,当然,带着一个成都人的胃去外地也是极其痛苦的。

成都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火锅,成都有好几家耳熟能详的火锅店,小龙坎、大宅门、川西坝子、蜀九香……但是由于自己小时候一些不太愉悦的经历,这些年来一直对火锅提不起兴趣,相较于火锅,我更愿意去发现成都一些其他的美食。

三哥田螺

三哥田螺

若是外地人问我成都有什么特色,我一定首推三哥田螺。一家藏匿于成都市井,极具成都特色的小店,堪称苍蝇馆子的鼻祖。位于高中旁边一排极其破烂的小平房中,没有环境,没有服务,只有味道。说实话这个招牌看得我都有点倒胃口,但是不得不说,三哥田螺的味道绝对可以征服大多数成都人民的胃。对了,不要看到这个破烂的门面,三哥田螺每一份菜的价格都在一百块左右,人均消费两百,绝对算是成都中高档次的价位了。

鲜炒虾仁

首推鲜炒虾仁,这算是三哥田螺里辣度最温柔的一道菜了(仅针对四川人),酸酸甜甜的口感配上虾仁的鲜香,唯一的不足是配菜是我不喜欢的青笋。

当然,还有火爆黄喉、麻辣鲜兔 🐰 都是我的最爱。不推荐外地人轻易尝试三哥田螺,但是如果很想感受一下成都地道的苍蝇馆子,请做好辣哭的准备。

王大爷烧烤

王大爷烧烤

在网上搜王大爷烧烤的时候,突然看到这张熟悉的大爷的照片,有种尘封的记忆突然被掀开的感觉。小学的暑假,大爷的烧烤可以说是我每个夜晚的主调,夜猫子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。妈妈每天到半夜一点就会问我‘“幺女,吃烧烤走不走。”耐不住寂寞的我当然就屁颠屁颠跟着我妈去了,那时候大爷烧烤还是通锦桥边上的一个路边摊。烧烤吃多了,也就和大爷非常熟悉了,知道大爷家里有十个兄妹,每次吃烧烤的时候大爷都会给我们吹吹壳子。

王大爷的烧烤有几个特点,烤的久、烧烤的口感很脆、菜品很有特色。现在的烧烤基本都是十几分钟就烤好了,而吃王大爷的烧烤总是在无尽的等待中。一串鸭脖子要烤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,每次都是盘子里的菜都吃完了又眼巴巴等着下一盘,吃完烧烤基本就三四点了,一个暑假下来,我成功的吃进了医院,输了一个星期的液才去上学。

现在大爷已经不亲自出马了,店铺也搬到了二十一世纪花园那边有板有眼装修得很规整的店铺里,也再也不需要为了吃上几串烧烤等上几个小时了。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,但是总觉得慢慢在失去一些什么。

康二姐串串

康二姐串串

第一次是从高中班中口中听说了这家店,她给我描述的是“底料里面肯定放了罂粟,每天都很想去吃。”这么一说,就勾起了我的无限好奇心,于是周末抱着吸毒的心理去找了一下这家店。

康二姐串串

这家串串跟普通的串串还是有点不一样,不用自己烫,菜选好店家会烫好过后端上来。至于味道嘛,倒没有班长说的那么夸张,并没有放罂粟,但确实是很好吃的,并且这个辣度对外地人也是非常友好的。

景点

成都作为一个耍都,好耍的地方自然是不能少,一些众所周知的地方如武侯祠、锦里、宽窄巷子、杜甫草堂、金沙遗址,还有一些适合拍照的小清新文艺胜地,东郊记忆、水碾河的 U37 创意仓库、小通巷。成都这边还有不少的寺庙,比如小时候经常去的文殊院,现在家旁边的道观青羊宫。公园也有不少,人民公园、文化公园、新华公园、浣花溪公园、家旁边的百花潭公园、学校旁的望江公园,不胜枚举。

小通巷

小通巷

或许是因为宽窄巷子的名气过大,这条文艺的小巷子似乎被隐匿于这巨大的光环之后了。

据相关资料,小通巷的历史上,恰好就出过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文艺青年——曾孝谷。他曾于李叔同共同创造了中国话剧上第一个剧本。在新中国成立前,这是一条清静到连商店也没有的小街,而在火红的革命岁月,小通巷成了革命工人的家园,成都生产保温瓶的工厂也于上世纪 70 年代在此修建。

小街上主要是一些文艺的小店和小酒馆,小通巷的青年旅舍也是极具文艺气息的。

如何优雅的要钱